【特大喜讯】我院“约时间”项目获全国挑战杯金奖,圆了师大金奖梦

在今天结束的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院“约时间”项目组团队荣获金奖,载誉而归,实现了浙江师范大学在该赛事十八年来零的突破。

 

“约时间”全名《“约时间”P2P时间交换管理平台》,主要成员有胡小芳、周婷、陈铭阳、卢钊烨、朱哲成、饶吴飞、陈宣亦、张峻峰、项旭阳等,团队跨越三个年级、覆盖多个专业,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项目从初创到成熟历时三载,终于在今年的国赛中斩获金奖。

 

什么是“约时间”P2P时间交换管理平台?

“约时间”APP针对当今时间和信息碎片化、人们无法自主安排时间的社会痛点,用P2P的技术智能精准匹配了时间的供需双方,将碎片化的时间转化为每个人有意义的生活体验或是财富。各类校园活动信息智慧撮合、兼职信息撮合、特殊任务悬赏是APP的三大主要功能,它在商家,学生,活动组织着之间形成一个由用户提供时间,社团组织活动或商家提供支持的互利生态环,使得三者之间各取所需。

该项目最初的灵感来源自行知学子胡小芳在大学生活当中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源整合上的一些困扰,她发现很多大学生零碎时间多却不知如何利用。嗅到商机的她认为大众碎片化时间市场空间巨大,仅按每个人每周10小时的碎片化时间保守估算(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报告统计)那一年就至少有3100亿小时,按每小时最低10元估计,至少有3.1万亿元的时间价值。

经过三年打磨成功孵化出“约时间”创业项目

胡小芳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开始尝试项目的初创。说干就干,从理念蓝图到实施方案,从APP的制作到线下活动组织,团队成员一次次完善、一点点积累,无数个图文中心查找资料,16幢修改报告,各大论坛铺推广的日日夜夜,“约时间”团队老的成员毕业了、新的成员再进来,三年的成长终于将项目打磨得日趋成熟。

201512月针对浙中周边桔农橘子滞销问题,“约时间”就开展了“橙色公益暖婺州”活动,获得2000余人参与并得到多家媒体报道,并帮助平台成功吸引5000人次注册。在浙江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志愿者招募活动中,“约时间”更是吸引了8000多人参与。在2015年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以胡小芳带队的“约时间”团队就拿到了全国银奖,项目同时获得数家风投公司的关注。

然而,“约时间”团队并不满足于此。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项目更进一步加深了在盈利性与公益性平衡上的探索,并将“约时间”的对象从个人转换为社团,试水更新的商业模式。队员陈铭阳说:“我们原本是做P2P的,但是操作下来发现到了遇到了服务质量把控的瓶颈,后来指导老师启发我们转换思路,于是我们发现B端其实更适合我们的模式,首先可以把控服务质量,做到标准化,第二就是同样的力气B端接入的流量比C端要大很多也容易得到收益,所以我们的重点就从一开始的个人时间交换管理转移到了社团层面。我们的目标在于把社团、学生、商家三者构成一个生态环,达到盈利。”经过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模式更新、覆盖更广、形式更多样的“约时间”项目参加了本次“挑战杯”国赛,并最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

 

据悉,本次“约时间”项目参赛团队由我院党委书记章剑锋亲自领队,携副书记陈建伟,招就办主任陈乃启,团委书记童必勋,共同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并作赛前指导。此次大赛共有来自31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2209支队伍报名参赛,399个项目入围终审决赛,并从中诞生75个金奖项目。本次大会融投资金额6.0324亿元,并设立了11.23亿元的创投资金,参赛的76个项目达成签约。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