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论坛三位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

冯旭杭在信息化时代,筑网络强国

  今日上午930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冯旭杭做客我院行知论坛16-208教室展开了关于“网络强国梦——时代需求网络安全卫士”和“G20网络安保”的专题讲座论坛由苗春雨老师担任本期论坛主持人。

冯旭杭主要从认识网络安全、安全行业的发展、安全行业发展状况、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讲座用徐玉玉案等涉网络安全案,以及“圈子里”的朋友从事不良地下行为发财致富到之后的“消失不见”的故事告诫学生“要从事这个行业,无论你的技术如何,你的黑白取向要坚定,否则风光一时终究会‘消失。”然后以自己为例,进行正面引导,讲述3年前去深圳出差时自己拒绝某公司老板80万为诱惑拜托他到工商局里暂时更改注册资本,教导学生要经受得住诱惑。

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安全,冯旭杭解释主要是我们自身的不重视和以前网络安全法制的不严谨让黑客手中有了“黑厂库”造成,并提出建议,我们要经常更换密码进行一定的防御。

今年9月份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中,在他的领导下,安恒集团出色的完成G20官方及新闻中心、G20注册网注册中心、5家境外注册媒体入住酒店官网的网络安全任务。

冯旭杭也表示,由于习近平提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要近2,未来的10年、20年、30年都是网络安全的“春天”而要从事这方面少不了兴趣。在最后,冯旭杭提出网络安全行业需要新鲜的血液不断补充,也需要有志之师的加入。他向学生投出橄榄枝,欢迎大三大四优秀学子到安恒集团实习。


严冠南:树立正确人生观,做新时代大学生

  今日930分,行知论坛第84讲在16203教室举行,我院兼职教授严冠南为大家做了题为“让青春在校园里飞扬”的讲座。严冠南教授在此次在讲座上和大家分享了毕业创业的一些问题,也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与一些建议。

严冠南先自我介绍,简略介绍了公司的规模与地位,后以《委员专访》的专题片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素质修养。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严冠南决心要成功,不光自己致富,也帮助与自己同样的人走出贫困。严冠南与衢州建筑学校联合培养了5000多名特种作业人员,使工地安全提升,热心帮助工地的工人提升自我素质。

  严冠南引用《史记》“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表达自己对于资本累积的看法。意思是当没有钱财时,要出卖劳力,当薄有资产时,要开动脑筋,而已经富起来的时候,就要把握趋势,抓住时机,站在浪尖去迎接挑战。由此,严冠南又引出了新的看法,少年人的眼光不要短浅,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局面,“要把人生的目标和我们这个时代结合起来”。

  针对学生对于就业择业的迷茫,严冠南以自家企业的情况作为例子建议大学生应多面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他也对当代学生精神疲软,生活空虚的现象也发表了看法,为大学生提了七点忠告。

  在最后,严冠南老师也与我们进行了一些沟通答疑与互动,面对学生对于“在校创业的问题”,老师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主,不应把赚钱当成主要目的,而应锻炼自我的技能。严冠南也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在工厂工作过多年累积经验才创业,客观地和大家说:并非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应好好做一个上班族,积累知识与经验,再考虑创业。


朱钱军、司长江:实践出真知,方能学以致用

同一时间16202教室,我院邀请黄山市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设计部朱钱军AAC瑞声科技公司工艺工程师司长江两位往年毕业生回母校给工学学子进行讲座,徐洪为该场讲座主持人

朱钱军首先开讲,他认为在大学里参加学科竞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大一大二学的还是比较理论的东西,要想真的学以致用,就必须走进实验室,能够自己将东西做出来才是关键。


接着,朱钱军表达了自己对于“工作经验”的理解,他说:“我们在大学里面面多参加科研项目,然后你走出大学去应聘,就是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我一直觉得,学科竞赛和工作经验它是划一个等号的。”他鼓励大家多去一些高新企业,自动化比较高的企业看看,带着问题去看,回来后与老师一起探讨,这样才会受益匪浅。

 

 

 


  随后司长江也和大家了方向,就应该对这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没进现在这个公司之前,司长江就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认为一个理工生,应该想好自己的未来就业岗位,确定换了四家公司,因为他觉得之前的工作不创新,没有技术核心,太过轻松他说,人会在慢慢的选择中逐渐变得不同,大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选择。

司长江认为实践出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去实验室是不能勉强的,一定要是出喜欢,“车、铣、刨、磨、床”是必须要会的,会了以后,到社会上所有的机械都是相通的。

在讲座最后,朱钱军司长江都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给了在座大学生一些宝贵的建议。


王连方: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成事业是一种快乐

930分,16204教室内,我院特邀2010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王连方为工学学子展开了以《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成事业是一种快乐》为主题的演讲,讲座由数理信息学院林祝亮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王连方抒发自己对于大学的感慨——大学是最美好的学生时代,并以此为引开始了他的讲座,跟大家分享自己在大学时代将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成他的事业的经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连方在校期间的作品“行知一号”机器人改变了他的大学进程。在他大二做完“行知一号”机器人之后,他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天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大学四年,王连方在电子实验室呆了3年,机械实验室呆了半年,最后实习了半年。在校期间,曾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奖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五项,以及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三等奖、挑战杯创业大赛省特等奖、省电子竞赛二等奖、校电子竞赛一等奖多项奖项。

然而在毕业之后的迷茫期,王连方也曾在创业上屡次受挫。但他通过单独骑行环游浙江开解自己,重新鼓起动力。在家乡温岭任职期间,王连方洞察企业采用了“机器换人”的商机,再次创业。

在讲座进入尾声时,王连方为大学生提出建议——学会自学。“不要等着老师来教导,特别是当进入社会后,没人会愿意教导你,踏入社会后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所以自己学习,多看多分析是最为重要的。”除了自学之外还需要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特别是有关历史和人物传记的书,不仅仅能从中找到力量还能丰富情怀。

讲座结束后,王连方表示,能在大学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是一种快乐和幸运的事情。希望大家也能和他一样在毕业后能继续这种快乐,并将其转化成事业去追求。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