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学院新校区鸟瞰图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创建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
让学生一出校门就擅长实操
近段时间,2017年高考成绩及排名陆续出炉。同时,由浙师大行知学院学生们自发创建的“2017新生QQ群”热闹得不可开交,群里除了准备给新生提供各种帮助的师哥师姐,还有几百个准备报考行知的准大学生,学长们在群里不仅贴出了新校区手绘地图,官方预估投档线,还有形式多样的校院级比赛……这些由他们精心整合的信息,都给准新生带去了方便。
群里2016级学生小杨说:“去年填志愿时选行知,完全因为父母不希望我离开浙江,但一年下来,真的很庆幸当初的选择,我算是选对了!”
今年,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2013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行知学院2013、2015届毕业生母校总体满意度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这已是行知学院连续四年在全省独立学院毕业生母校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在2017年度普通本科高校校(院)长教学述职评议中,行知学院在全省56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4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
这几年,行知学院办学成果有口皆碑,它在办学上到底有什么特色?
开放、自主、灵活、互动的 教学氛围
资源互通、项目互建、人员互动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学生在各类创业园区参与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类项目立项1000余项,发表论文587篇,获得专利59项,获得创新创业相关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400余项,其中国家级129项。
学院涌现出了以饶吴飞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创业新生代,以“珍珠女孩”赵珂为代表的微商创业团队等。学生中“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蔚然成风,创业实践遍地开花。
敦品励学的学风院风
优良的学风院风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行知学院积极倡导“敦品励学、勤思敏行”的优良学风,坚持实施以“教育塑学风、管理促学风、科研引学风、就业导学风、活动带学风”的学风建设工程。
行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优良学风班级PK赛、各类学科竞赛、十佳大学生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制度保障,做好榜样示范,严明警示教育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营造“敦品励学,勤思敏行”的优良学风院风,体现颇具“活力、现代、特色、和谐”的行知文化。
2016届毕业生陈朝宇,现在同济大学读研,回忆起行知学院的求学历程,他充满感激:“行知的学风院风对我影响很大。大学期间我经常参加学院的读书会和演讲赛,很大程度提升了我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报考哲学研究生的信念。行知的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测评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是实至名归。”
2016年至今,行知学院获国家级以上奖项20余项,其中《“约时间”P2P时间交换平台》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实现浙师大该赛事18年以来零的突破;获省级以上奖项180余项,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0余项。2016年行知学院学子获浙江省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6项,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
(魏欢 郑淑钱)
“课堂教学环境好了,效率就高,课程进度上去,学生学到的就多。”行知学院的一名老师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开放高效的课堂教学。”
自2007年开始,行知学院就以144门“读、议、练、研”课程项目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强化理论知识转换为应用能力的训练,努力探索“素养能力并重,校企协同三赢”的协同育人模式。
为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生产一线技术项目或创业训练,学院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体验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训练项目、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等,做到“教、学、做、研”一体化。
此外,行知学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将课堂从校内延伸到企业车间,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引入行业企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以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为学生早日接触社会筑起一座桥梁。
“大学期间,行知自由开放、各抒己见的课堂让我印象深刻,也很受启发。现在我作为一名老师,也不断提醒自己,要善于营造像我上大学时的那种‘开放、自主、灵活、互动’的教学氛围。”现就职于宁波市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的2015届毕业生郑冰洁说。
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
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把理论知识高效用到实际平台上也非常重要。
行知学院2013届毕业生卢怀抱,现就职于电商平台聚美丽公司。他说:“行知学院有许多实践性比赛与学习,极大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我实习时就进入了现在的单位,当时还是跨专业工作,这多亏了学院校企合作的开展与深入。”
行知学院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走出校门时,如果擅长实操会很有优势。学院通过自建、校企共建、地方合建等方式,在新校区规划建设36万余平方米的实践教学空间,重点建设红五环机械工程实训中心、经贸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等,形成具有课堂教学、技术研发、成果孵化集成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区域行业优势,完善“就业式”实习实训方式,通过‘师徒制’,让实习按实际岗位要求进行,使岗位责任、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一同培养,为学生事业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另外,行知学院还与浙中六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创建浙中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至今已有26135家企业陆续参与进来,2014年,“浙中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被立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特色典型的双创教育
学生自选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拿学分,是行知学院双创教育的一大特色。
行知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开设了《创业与创新管理》《创业设计与实践》《KAB课程教育》《网络经济》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114门。
学院注重加强与政府、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努力搭建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至今,学院已连续举办10届浙江省中小企业峰会,开办45个校企合作特色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开设“行知论坛”创新创业讲座100余讲,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形成了“上百家企业顶岗实习、上千名大学生‘就业动车’行动(低年级段学生的寒假作业:去家乡人才市场了解就业行情)、上万名大学生进企业”的创新创业氛围。
依托创业学院平台,行知学院确立“3+1”培养模式,开发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