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版《成都》

从《南山南》、《光阴的故事》、《小幸运》到《一笑倾城》、《告白气球》  ,近年各高校学子对多首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创造出了加入青春校园特色的高校版本。一首《成都》,歌手赵雷唱得淳朴而深情,随后更出现了全国其他城市的版本,表达游子对一个城市的眷恋。而近日,《成都》在各大高校也掀起了翻唱热潮。3月14日晚,行知版《成都》由行知商学学生会公众号首次推送,随后被口袋师大等公众号转发,火爆朋友圈,在三天内吸引了数千次点击。“小哥哥的音色炒鸡棒!”、“有行知学院的地方特色”、“很有画面感”、“这首歌保留了原有的纯情与质朴,厚重与温情,又唱出了独有的行知味道”……行知版《成都》在网上获得好评如潮,网友们纷纷表示“很棒很行知”。  

 (由会计ACCA161提供

  这首行知版《成都》是由我院商学分院会计ACCA161班全体同学倾力打造而成。班长金郅劲负责填词、演唱,团支书陈砚霏负责后勤服务,助班倪勇杰和戴利婷负责后期制作,其余同学负责推广。

  刚开始填词时,我绝对是个生手。”填词前,金郅劲特意找来各个改编版本的《成都》,细细琢磨,对比研究。但当他真正拿起笔,却发现这项工作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多了,如何让歌词押韵成了他的第一块绊脚石,而如何让歌词体现行知特色,也让他困惑不已。赵雷的歌词令金郅劲印象深刻,创作时都在无形地影响着他,这也增加了改写的难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歌词的编写毫无进展。这时,金郅劲回想起平常在班级里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在他脑海闪现,于是他灵光一现,以班级为创作背景,仅用一小时就完成了填词,押韵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一气呵成。金郅劲认为改编歌曲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班级给他的灵感。“最感谢的还是ACCA161的小伙伴们。”他笑着说。

  “微信推送出来的那天晚上,我们都捧着手机一直在等,微信推送出来以后大家都疯狂转发,激动得睡不着觉。”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团支书陈砚霏笑着说。因为这首歌唱的是他们的情,讲的也是他们的故事。这首行知版《成都》中的几句歌词具现着这个班级的点滴瞬间:“别人公休的时候,我们依然奋斗”,星期三下午是学院公休的时间,会计ACCA161班的全体同学却在财务会计课上学习新知识,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半,专心致志,各抒己见;“深夜桌上的灯头,陪我赶走寂寞”,在那个漫长且煎熬的考试周,ACCA161的同学相互鼓舞,相互打气,一盏盏昏黄的台灯熬红了同学们的眼,也熬出了同学们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意;“在一六年的夏末 走进师大门口军训结束十天后 我们走到一头”,虽然是通过选拔考试的重组班级,但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会计ACCA161逐渐变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参加新生红歌赛、秋游佛手园、春节晒照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全班同学的共同回忆,正如歌中写的“每一日和每一宿,肩并肩一起走,我们之间的缘分,有无穷的尽头”。



  “我除了年纪比他们大一些,其他也没什么区别嘛!”陈乃启是会计ACCA161的班主任,全班同学都亲切地称他为“乃哥”。他与班级的学生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在学习上,陈乃启老师和学生共同认知新事物,合理安排学业计划,同时在生活上也常针对同学们面临的生活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行知版《成都》推出后,“乃哥”第一时间就在班群里发了红包庆祝。“词写的很优美,也很接近生活,这首歌把班级同学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干过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了,通过这样一个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加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给我们班留下美好回忆,是值得提倡的。”在他眼中,ACCA161全体同学是一群有想法、有创意、有精力、有活力的年轻人,可以和他们一起“搞点事”。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