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的95后新锐导演李欣仪

纪录片《贡秋卓玛》制作团队在金演的带领下,历时两年时间辗转北京与藏区阿地区,于今年成片。在69届戛纳电放映,获得美国焦点铜奖,希腊国际纪录耶拉派特拉奖观,摩洛哥丹吉际电最佳,新西维鸟际电最佳纪录短片,伊朗德黑际电最佳纪录,印度尼西际电最佳纪录6项国际大奖和国内电影节奖项

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李欣仪就是金华青工作室中的一员,与金华青导演一起奔赴各地创作、拍摄。2016年11月底,她凭借纪录片《贡秋卓玛》获印尼国际电影节优秀新锐导演奖。巴厘岛王后亲自为其别上勋章。

从汉语言专业到影视领域

2016年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欣仪加入金华工作室。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这位非科班出生的95后学生开启了她的影像之路。

金青华导演创办多届影像训练营、在各高校开展影像工作坊曾多次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人员召集,李欣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没想到她成功加入了金华青工作坊。

在金华青工作室里,李欣仪做的最多的就是写策划文案。刚开始她觉得迷茫,但他的导师金华青会给她许多模板和深度的纪录片,与她沟通交流看法金导发现,这个95后的学生不简单,因为他们两人的想法比较接近。

  但能够顺利实现的想法不多,李欣仪笑着说:我们的剧本是讨论出来的,虽然过程中很多被否定,但最终被采纳也很开心

金青华导演说:“在报名的那么多人,最后有机会和他一起走下去的可能只有一个,甚至一个也没有。”但李欣仪凭借自己的坚持、虚心求教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最终留在了金华青导演的工作坊。

12月23日,金华青和他的团队再次做客浙师大文传学院,在讲座中,他提到:“李欣仪是我工作室的一员,她做得比较优秀。”

金华青导演带过许多影视专业的学生,但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华青一再强调自己团队需要文字功底较的学生,恰巧李欣仪是汉语言专业,文字功底不错,这让她一定优势。

虽然一开始受到很多批评,很多事情也做不好,但是也坚持下来了。”从一开始做零碎边缘的琐事到现在做分量很大的剧情片,李欣仪说,“真的就是坚持。

今年暑假,李欣仪完成了纪录片《王海强和他的光明岛》。文案策划片子筹备场地单位政府拍摄对接,李欣仪习惯了学校家里工作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从编剧到后期:始终关注社会问题进行创作

  从巴厘岛回来,金华青工作室又开始了新的创作和拍摄。在2016这一年里,李欣仪去过海岛拍摄商业记录短片,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拍摄剧情短片,也去过西藏、北京等等地方拍摄,她也感叹:“拍摄是很辛苦的,压力也很大。”

《羔羊》的拍摄,李欣仪是主要编剧,负责前期的策划拍摄和后期的剪辑。据对于接下来面世的这部编剧处女作《羔羊》,李欣仪表示会延续金华青工作室一贯以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风格,讲述宁夏贫苦地区留守老人和小孩的故事。

李欣仪从刚进大学就特别喜欢影视专业,她说:“以后会继续学习摄影、影视,会注重在实践中。作为一个非专业学生,学习会特别难,但是不想放弃。

她说:“我曾经觉得快要做不下去了,但是也有很多继续坚持下去的原因。就是你的拍摄成果会给你一些成就感。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巴黎岛获得的新锐导演奖是因为奖励我是个年轻的女生导演,这个鼓励奖也是希望我这样的人能做下去,有更多这样的人,不管是为中国还是世界,在影像上能做下去。”

金华青告诉李欣仪,做导演需要的是思维和导演能力,需要做到统筹全局,需要把所有东西想透,了解构图,与摄影师、剪辑师沟通,现场调度、控制全场。“我觉得我是一个能够继续坚持做下去的女生。”这是李欣仪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