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行知人-国奖篇】朱钱军:“试”在人为,安“卓”品质

朱钱军,中共党员,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级学生。2013-201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之一。现任机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等多项奖学金;曾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省赛事奖项。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项目负责人。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最美行知人-国奖篇】朱钱军:“试”在人为,安“卓”品质

早规划: “面对迷茫,尽早规划大学生活”

    “大一面对的是初进大学的迷茫,但学好专业知识一直是我的重中之重。”朱钱军初入大学,便给自己定下了规划。大二他开始转向竞赛科研,为自己的成长加码。

    从大一起,每晚睡前他都会制定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事,“只要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确保踏实与高效。”尽管身兼班长、实践部干事数职,当班级事务、组织任务和繁重的学业一项项向他砸来,他却能按照规划,忙中有序,协调学习与工作,一举拿下一等奖学金。

      计划不需满满当当,实验室—教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科研男”标配生活从大二开始被列入了他的规划。从这时起,啃着专业书泡实验室是他的“头等大事”—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在实验室中付诸于实践。逐渐成长到担任起实验室管理员的职责,将科研融入生活,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长技能:“成功没有捷径,不尝试,怎知不行”

    一只脚踏入实验室,从跟在学长身后递工具,到亲自上手操作机床,钻研各项技能,学习加工零件,成了朱钱军每天的“必修课”。

    2014年暑假,朱钱军和他的团队为我院捧回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 省赛中的稳扎稳打,令他们在其他高校团队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将整个小组带到了东北大学的全国比赛现场。

    为了心中那个“国家一等奖”的目标,每次的赛事准备阶段,朱钱军整天与他的小组一起泡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待就到深夜。“千方百计”一心只想让设备运转的顺利一点,更顺利一点。

    深夜的实验室里,起雾了的眼镜仍一动不动地架在朱钱军的鼻梁上,手边的调试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通宵达旦后的困意也只是在2*4m的模拟比赛场地上随意躺下,个把小时的睡眠,伴随着清晨的鸟鸣是他们又一天试验的开始。

好态度:“若要取得成就,坚持是前提”

    “骑车上坡有时就像大学生活的一段缩影,一路前行,不断地向目标前进。无论学习还是科研竞赛,始终都不忘‘坚持’二字。”

    在同学眼中,朱钱军平时似乎并不是那么用功,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就没有一个常驻自习室的“学霸“样,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秘诀是把学习看做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结合课上的高效与课后的步步坚持,而将其他同学沉浸于网络游戏的时间”奉献“给了实验室。

    马上面临毕业,朱钱军说,要用“试”的魄力,坚持的态度,去迎接今后更高的挑战。

【关闭页面】